日前,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承担了“2020年度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委托项目--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司法保护和域外适用相关规则”两项主题的研究任务。
“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委托项目”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开展多年的一项研究项目,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旨在从法律制度的层面,适应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和全球化过程中对知识产权制度的需求,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
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作为国知局“2020年度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委托项目”的承担方之一,主要承担了“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司法保护和域外适用相关规则”这一子项目的研究任务,目前,各项研究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5月15日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以腾讯会议形式组织召开了“2020年度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委托项目”汇报会。会议由条法司二处副处长胡安琪主持,条法司副司长何越峰、吕志华参加会议。
作为受委托项目组成员,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刘春田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原副庭长金克胜教授、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劭君参加了会议。
金克胜教授就《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司法保护和域外适用相关规则》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作了介绍。基金会充分发挥研究资源优势,依托基金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的研究力量,以形成新的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草案为努力方向,重点围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途径、知识产权纠纷管辖冲突与域外适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司法协助等问题进行调研论证,力求在行政与司法实践领域,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的相关知识产权政策和法律规定的情况与效果进行深入具体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条文建议。
刘春田教授强调,随着国际互联网以及知识产权的不断发展,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应简单抵制“长臂管辖”,而是应该建立自身的管辖思维,研究建立我国加强知识产权管辖的相应法律制度。
此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项目组、国知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组以及北京大学项目组分别就《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基本原则与行政保护相关规则》、《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制度协调相关规则》和《知识产权基本法中助推创新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规则》课题做了项目汇报。
会议最后,何越峰副司长做了总结发言,他希望各个项目组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在开展课题研究时注意处理好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与公共政策、市场、现有知识产权部门法律、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在目标、导向、作用、地位以及必要性等方面取得共识,使项目研究取得实质性成果。
后续,基金会将在条法司的统一协调下,继续加强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合作,深化涉外知识产权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以及民事行政刑事程序衔接、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知识产权专门法院设立以及知识产权诉讼证据规则和证据保全制度等具体问题研究,为后续的立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微信公众号:北京阳光知识产权基金会
版权归有: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