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关于我们基金会动态重点项目捐款指南信息公开党建专栏
[ 活动回顾 ]

系列解读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方案(2023—2025年)》① —释放专利转化的强大动能

添加日期:2024-07-31   浏览量:764

系列解读《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①—释放专利转化的强大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截至20239月,我国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80.5万件,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要求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切实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


“专利制度是通过赋予技术方案以专有使用权的方式,使创新主体收回前期研发成本的创新激励机制。而专利产业化是一个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促成了专利生产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因此,专利制度是面向产业的,只有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专利制度的激励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是此次《方案》提出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所在。


盘活高校存量专利


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大量专利。截至20239月,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25.3%,超过四分之一。而与之相对的是,二者的专利产业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2022年高校和科研单位有效专利产业化率分别为3.5%14.3%。如何盘活其存量专利,解决“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等问题?


“对于很多高校院所来说,将专利拿出来进行转化需要考虑保值增值问题。这导致专利转化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和考核,耽误了产品进入市场,也让大家不敢轻易将专利进行转化。《方案》就此列明了解决方法,是对高校院所的一次‘松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主任吴长征说。


《方案》明确,探索高校和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新模式,健全专利转化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对专利等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所形成国有股权的保值增值实施按年度、分类型、分阶段整体考核,不再单独进行个案考核。“整体考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因为市场经营带来的风险,让更多高校院所敢于以作价入股的方式进行专利转化。”吴长征说。


如何为一件专利找到匹配的产业化项目?《方案》提出,由高校、科研机构组织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依托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统一线上登记入库;有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按产业细分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促成供需对接。基于企业对专利产业化前景评价、专利技术改进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意愿的反馈情况,识别存量专利产业化潜力,分层构建可转化的专利资源库。


“专利是创新资源向市场要素转变的重要载体,梳理盘活存量专利解决了专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所所长、研究员肖尤丹表示,从《方案》“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全覆盖”的要求可以看出,该政策将覆盖更多未转化专利。同时,《方案》提出了筛选登记、匹配推送、分层入库等具体措施,有望进一步摸清专利“家底”,促进高效率转化。


推动产业强链增效


作为专利的接收端,企业决定着专利产业化的最终效果。


《方案》把专利转化运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提出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建设运行重点产业专利池,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同时,有效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发展提供丰沃土壤,面向未来产业等前沿技术领域鼓励探索专利开源,扩大专利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益。


“专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市场价值,也是我们在转化运用中最关心的问题。”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负责人张永强表示,《方案》中提出的多项措施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以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为主体,协同各类重大创新平台,培育和发现一批弥补共性技术短板、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高价值专利组合,有望帮助企业获得更多高质量专利从而获得更高市场回报。


“专利价值的实现需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应用’全产业链的畅通,也需要研发主体、生产主体、政府部门和其他服务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方案》在畅通专利转化链条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关注价值增量的培育和产业链的强化,实现价值从有到多、从多到精,产业链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易继明表示,具体而言,我国应在专利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重点产业领域进一步发掘技术价值,将技术领先优势及时、高效地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在尊重市场主体选择的基础上引导重点行业进一步推动专利的实施,扩大专利技术的产业转化范围,降低技术交易成本,从而将专利价值充分释放。


《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未来两年,这场由专利带来的创新发展动能将加速集聚。(记者 吴珂)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https://www.cnipa.gov.cn/art/2024/5/10/art_3402_193047.html


微信公众号:北京阳光知识产权基金会

版权归有: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
电话:010-68946228 传真:010-68946377 Email:info@ssip.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北京友谊宾馆60443室
技术支持:北京清木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