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案件中秘密性和保密性的综合判断 ——(2022)最高法知民终2581号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一起在职技术人员另行出资设立公司,“克隆”相关业务实施侵害所任职公司商业秘密的案件,改判认定有关技术信息及经营信息构成商业秘密,并综合在案证据认定该员工与其设立的公司共同实施了侵害涉案商业秘密的行为。重庆关某涂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关某公司)向一审法院起诉称,其技术管理人员金某在...
不诚信诉讼行为对确定维权合理开支的影响 ——(2021)最高法知民终2480号 【裁判要旨】被诉侵权人在诉讼过程中有虚假陈述等不诚信行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确定权利人维权合理开支数额时的考量因素。【关键词】民事侵害发明专利权维权合理开支不诚信诉讼【基本案情】外国某公司诉称:其系专利号200480036105.7、名称为“内切葡聚糖酶STCE和含有内切葡聚糖酶的纤维素酶配制品”的发明专利的专利...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独创性认定中公认的常规设计的判断 ——(2024)最高法知行终469号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一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撤销行政纠纷上诉案件,在明确涉案布图设计独创性认定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布图设计中公认的常规设计的判断方法。本案涉及权利人为赛某公司、登记号为BS.1250XXXX.2、名称为“集成控制器与开关管的单芯片负极保护的锂电池保护芯片”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以下简称本布图...
最高法知产法庭首次作出附执行条件判决 ——(2024)最高法知民终370号 一个时期以来,因专利权被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导致专利无效宣告行政程序中止,从而对关联的专利侵权民事案件的审理和裁判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日益增多。个别案件中,还出现了专利无效宣告行政程序实质上系因专利权人自身的原因被中止,导致被诉侵权人无法通过无效宣告行政程序进行对抗,引起双方重大利益失衡。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
刘老师对于知识产权法学、民法学的理论贡献是比较多的,为什么单独将刘老师的创造理论拿出来讲呢?因为我觉得很重要,刘老师自己也觉得很重要。刘老师在传统劳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创造的理论,按照刘老师的说法,创造理论的提出,“与其说是创新,倒不如说是发现”。刘老师对创造理论有着长期和持续(长达20多年)的思考,刘老师在《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发表的代表作《知识财产权解析》一文中就区分了劳动...
微信公众号:北京阳光知识产权基金会
版权归有: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